豫湘桂战役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网上有关“豫湘桂战役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豫湘桂战役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944年4月17日至12月10日,在中日战争中,国军在河南、湖南、广西等地抗击日军进攻的作战。

1943年,同盟国反法西斯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屡遭失败,使南洋(东南亚)各地军队的海上交通线受到威胁。日本大本营为保持本土与南洋的联系,决定打通从中国东北直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同时摧毁沿线地区的中美空军基地,以保护本土和东海海上交通安全,遂令中国派遣军使用累计约51万兵力,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以共约100万兵力进行抗击。

豫中会战

1944年4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第12集团军共5个师又3个旅、1个飞行团(飞机168架)、第1集团军和方面军直属部队各一部,共14.8万余人,在第11、第13集团军各一部配合下,以攻占平汉铁路(北京一汉口)南段为目标,向郑县(郑州)、洛阳地区发动进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指挥8个集团军1个兵团共17个军约40万人,在第八战区和空军(飞机156架)各一部支援下,以第28集团军依托黄河南岸既设河防阵地抗击日军;第4集团军在河南汜水县(今并入荥阳)、密县(今新密)间山区构成防御地带,进行坚守防御;第31集团军集结于禹县(今禹州)、襄城、临汝(今汝州)地区,待机歼敌。18日,日军第37师配属独立混成第7旅从中牟新黄河(今贾鲁河)东岸向第28集团军暂编第15军河防阵地发起攻击。19日,日军第110、第62师由郑州黄河铁桥南端向第28集团军第85军邙山头阵地发起攻击。突破阵地后,至23日相继攻陷郑州、新郑、尉氏、汜水、密县。25日,日军第13集团军以2个旅由安徽正阳关、凤台攻向阜阳,作出向河南漯河进攻态势,以牵制豫东守军,打通平汉铁路后撤回。30日,日军第12集团军以3个师又2个旅向许昌发起攻击。守城的新编第29师抗击至5月1日失守。日军第12集团军旋以一部沿平汉铁路南进,主力转向西进,寻找第一战区主力决战。第31、第4集团军予日军以打击后,于5、6日分别撤往伏牛山、韩城。至9日,西进日军攻抵龙门附近。随即以一部进逼洛阳,大部向伊河、洛河河谷进攻。同日,由许昌南进之日军第27师,与由信阳附近北上之第11集团军宫下兵团(相当于旅)在确山会师,打通平汉铁路南段。同日晚,日军第1集团军以8个营从山西垣曲(今古城镇)强渡黄河,攻占河南英豪、渑池后,沿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东西分进。至14日,与西进日军击退第36集团军和刘戡兵团,包围洛阳。18日,日军菊兵团(第63师一部)攻击洛阳,守军第15军配属第94师依托城防工程,顽强抗击一昼夜,使敌攻击受挫。华北方面军令第12集团军司令官指挥第110师一部、坦克第3师主力、骑兵第4旅和菊兵团攻击洛阳。守军孤军奋战至25日分路突围,洛阳失守。在日军第12集团军主力西进后,第五战区第55军、第十战区豫南挺进军等部,向平汉铁路南段实施袭击,一度收复确山、漯河等地,以牵制日军。6月2日,第一战区主力、第八战区一部发起反击,战至中旬,将日军逐至陕县、洛宁、嵩县、鲁山一线,双方对峙,会战结束。

长衡会战

1944年5月,日军第11集团军司令官横山勇指挥8个师、1个飞行团和海军一部,共20余万人,以攻占湘桂铁路(衡阳-来宾)为目标,向长沙、衡阳地区进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4个集团军(共15个军)另2个军共约40万人,在空军(飞机181架)、友邻战区支援下,以一部依托湖北通城东南山区、湖南新墙河南岸、沅江和益阳地区的既设阵地,节节抗击,消耗、迟滞日军;主力分别控制于浏阳、长沙、衡阳及宁乡等要地,相机歼敌。27日,日军以5个师由湖南华容、岳阳、湖北崇阳沿湘江两岸和湘赣边山区分三路发起攻击,以3个师集结于湖北监利、蒲圻待机。另以1个团又5个营进至江陵以南松滋河沿岸进行牵制,以掩护军右翼。防守新墙河的第20军予日军中路第68、第116师以持续抗击后,转至湖南平江以东山区待机。防守崇阳东南山区的第72军、挺进纵队对日军左路第3、第13师逐次阻击,迟滞其行动。防守益阳的第73军抗击日军右路第40师。6月1日,日军中、左路强渡汨罗江,突破河防阵地后,分路向捞刀河、浏阳河进攻。守军第37军采取边抵抗边后撤的战法,撤至浏阳附近山区待机。至14日,日军相继攻占沅江、益阳、浏阳。16日,日军第34、第58师、第68师一部攻击长沙城区。第4军坚守至18日下午,伤亡殆尽,长沙失陷。第九战区为阻敌深入,保卫衡阳,从20日起向日军发起反击,至27日,将日军左、右路分别阻滞于醴陵、湘乡;对日军中路在渌口、衡山间虽给以打击,但未能阻止其南进。28日,日军第68、第116师攻击衡阳。守军第10军(4个师)依托工事以正面和侧面火力掩护,连续实施反冲击,战至7月2日,予敌以重创,迫其停止攻击。11日,日军第68、第116师得到增补后,以15个步兵营、12个炮兵营第二次攻击衡阳。守军以固守阵地与机动防御相结合,加强阵地间的互相支援,实施短促近战和反冲击,战至20日,迫敌再次停止攻击。其间,被阻滞于湘东山区的日军第3师先后在醴陵、茶陵、安仁遭重创。后在第27、第34师和第13师一部支援下,战至月底,始突破围阻。8月4日,日军第11集团军集中4个师第三次攻击衡阳。守军抗击至8日,伤亡惨重,且孤军无援,被迫放下武器,衡阳陷落。会战结束。

桂柳会战

1944年8月,日军侵占湖南衡阳后,为准备进占广西桂林、柳州,以第11集团军6个师又1个旅,于29日由衡阳沿铁路向湘桂边界推进;以第23集团军2个师又1个独立混成旅,于9月6日由广东清远等地沿西江向广西梧州进攻,另1个独立混成旅由广东遂溪向广西容县进攻。10日,第6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奉命指挥第11、第23集团军、第2飞行团(飞机约150架)和第2遣华舰队一部,共约16万人,在南方军一部配合下,以打通桂越(南)公路为目标,向桂林、柳州进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指挥9个军、2个桂绥纵队、空军一部(飞机217架),共约20万人,在黔桂湘边区总司令部的3个军支援下,以分区防御抗击日军。14日,日军第11集团军攻占全州,随后调整部署,准备攻击桂林。22日,日军第23集团军陷梧州,至10月11日相继攻占平南、丹竹和桂平、蒙圩。第四战区鉴于全州地区日军尚无行动,遂调整部署,将所部编组为桂林、荔浦、西江3个方面军,南宁、靖西2个指挥所,以大部兵力固守桂林,集中一部兵力先击破西江方面之敌。21日,第64军配属桂绥第1纵队向进占桂平、蒙圩之日军独立混成第23旅实施反击;另以第135师等部向平南、丹竹攻击,策应反击。战至28日,日军第23集团军主力逼近武宣,国军遂停止反击退守武宣。与此同时,日军第11集团军突破桂林、荔浦方面军的防御阵地,主力于11月4日进抵桂林城郊;一部向柳州进攻。7日第四战区将3个方面军编组为左、中、右兵团,集中兵力保卫桂、柳。9日,日军第40、第58、第37师和第34师一部,向桂林城发起总攻。同日,日军第23集团军第104师、第11集团军第3、第13师突破中央兵团的防御阵地,攻向柳州。11日,防守桂林城区的第31军大部牺牲,小部突出重围,桂林陷落;坚守柳州城区的第26军伤亡过半,奉命撤离,柳州失守。随后,日军第3、第13师沿黔桂铁路(都匀-柳州)向西北进攻;第23集团军沿柳邕公路(柳州-南宁)向西南进攻,24日占南宁。28日,日军南方军第21师一部从越南突入中国,向广西绥渌(今属扶绥)进攻。至此,从中国东北直至越南河内的大陆交通线,终于被日本侵略者打通。国军溃退入贵州。日军以3000余人的兵力沿黔桂公路追击,如入无人之境。沿黔桂铁路进攻的日军至12月2日攻至贵州独山,逼近四川,震动重庆。在遭到黔桂湘边区总司令部部队的反击,撤回广西河池。10日,日军第21师与第22师各一部在绥渌会合。至此,大陆交通线全部打通。中旬,双方逐渐形成对峙,会战结束。

点评:此战持续近8个月,国军损失兵力五六十万人,丢弃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贵州等省的大部或一部,使20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丧敌手,在这次大溃败中,中国人民生命财产所受的损失是无法统计的。河南损失88家工厂;湘桂粤3省的工厂占大后方工厂的三分之一,全部落入敌手;湖南著名的钨、锑等重要战略物资,全被日军攫夺;豫湘桂是重要农业地区,也被日军掌握。日军所到之处残暴地烧杀抢掠,仅萍乡一地,被杀害者1.9万余人,被虏者2万余人,妇女被侮辱者6000余人,房屋被毁700余间,农具被毁值4700余万元,米谷被劫5万余担,棉花被劫9500余担。战争中几十万难民颠沛流离,每天数百人死于疾病冻饿。豫湘桂战役的大溃退是抗战以来国军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由于战略指导失误,战役指挥失当,湘、桂大片国土被占,空军基地、场站被毁。使部队大部丧失抵抗信心和战斗力其军事上的溃败,日军尽管达成作战企图,却无力保障大陆交通线畅通,也未能阻挡美机空袭日本本土。由于分散了兵力,为国军反攻提供了条件。

长沙保卫战主要内容。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扩展资料:

武汉会战详情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1937年11月国民政府部分机构由南京迁至武汉后,该地实际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人口超过二百万,该市被长江及汉水分成三部分:武昌、汉口及汉阳,武昌是政治中心,汉口是商业的集中地,汉阳是工业重镇,在粤汉铁路建成后,它是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中心,同时也是将南方港口运来的对外援助运往内陆的枢纽。

日军侵占南京后,国民政府虽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首都,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集中保卫武汉,日本政府及中国远征军总部均预期武汉陷落将令中国停止抵抗。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增强指挥机构与作战能力,决定调整作战序列,于1938年6月中旬新编第9战区。同时决定以第5、第9两个战区所属部队保卫武汉。参加武汉保卫战的部队以及空军、海军,总计14个集团军、50个军,作战飞机约200架,舰艇30余艘,总兵力近110万人。

各兵团部队自6月开始分别利用鄱阳湖、大别山脉等天然屏障,加紧构筑工事,进行防御准备。为了进行武汉作战,日军大本营在华中地区集中14个师的兵力。直接参加武汉作战的是第2集团军和第11集团军共9个师的兵力,约25万余人,以及海军第3舰队、航空兵团等,共有各型舰艇约120艘,各型飞机约300架。

日军第11集团军主力沿长江南岸地区进攻,波田支队在瑞昌东北登岸,遭守军第3集团军阻击。20日,日军第9师投入战斗,协同波田支队合击瑞昌。守军力战不支,24日瑞昌失守。日军先后占领码头和富池口。由于守军增调4个军加强防御,双方在大冶、阳新地区形成对峙。

日军第27师经月余进攻,占领箬溪,向咸宁进犯。第101师渡过鄱阳湖,向德安地区的第1兵团进攻,双方成胶着状态。10月上旬,第1兵团抽调三个军在德安西北万家岭实施反击,一举歼灭日军约4个团。日军第11集团军第6师沿长江北岸地区进攻,攻占黄梅后继续西进。

9月中旬,日军占领广济、武穴后,围攻田家镇要塞。第4兵团一个军固守要塞,三个军在外围策应作战,奋战旬余,伤亡甚重,29日要塞失守。日军攻占浠水,直逼武汉。日军第2集团军沿大别山北麓地区进攻,8月下旬从合肥出发,分别占领六安、霍山后,向固始、叶家集(今叶集)方向进攻。

商城失守后,守军退守大别山各要隘,双方激战月余。日军第10师攻占固始后,在春河集、潢川一带遭第59军顽强抵抗,又在信阳以东地区遭第1军阻击,后得第3师增援,占领信阳,沿平汉铁路南下,协同第11集团军进攻武汉。

日军波田支队占领葛店,准备进攻武昌。日军第9师攻占贺胜桥,切断了粤汉线。日军第27师配合第9师向粤汉线推进,27日占领桃林镇。至此,武汉已被日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为保存军力以利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军委会于10月24日下令放弃武汉,撤退武汉地区部队。

日军第6师26日占领汉口。波田支队同日占领武昌。27日,日军第116师与第6师各一部占领汉阳。至此,日军攻占武汉三镇,武汉保卫战宣告结束。武汉保卫战,从日军攻占安庆开始到武汉失守为止,历时4个半月,毙伤敌近4万人。

此战意义重大。它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本妄想迫使中国屈服、早日结束战争的计划,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 武汉会战

长沙保卫战 (抗战著名战役)即“湘北大捷”。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抗击日军的重大战役,前后加起来一共三次。

第一次长沙保卫战,战术上未分胜败,战略上阻止了敌人的目标,可作胜仗。

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保卫战,不仅阻止了敌人的目标,而且对敌军造成相当的打击。

但随后发生的“长衡会战”,则因骄傲松懈,准备不足而失利。尽管功亏一篑,但是前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仍然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上下坚持抗战的热情。

第一次保卫战

武汉会战中,日军占领岳阳后,在新墙河一线,与第9战区军队对峙。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欧战爆发,日军在中国也加紧发动攻势,企图进占长沙,歼灭第9战区主力,打开入侵中国西南大后方的门户,动摇国民党政府的抗战意志,结束侵华战争,同时掠夺丰富的物产资源,以战养战。日军使用约6个师团、10 余万兵力进攻长沙。在长沙方向作战的第9战区军队共6个集团军(第19、第1、第30、第27、第15、第20)、18个军、49个师。战区计划利用新墙河、汨罗江等有利地形,逐次抗击,待日军进至长沙附近时,以幕阜山为基地,实施侧击。9月中旬,日军开始进犯,以两个师团由江西靖安、奉新向高安进犯,1 个师团由湖北咸宁、崇阳向通城进犯,主力3个师团由岳阳正面向长沙进犯,并以一部兵力越过洞庭湖在湘阴以北之营田登陆。在高安方向的第19集团军和通城方向的第27集团军,经抗击后阻止了日军的进犯。在岳阳正面,日军强渡新墙河,第9战区部队步步后撤,直至长沙市郊。蒋介石令战区放弃长沙,战区司令陈诚主张坚守长沙,并以部分兵力实施反击。10月上旬,日军战力不支,败退北撤,第9战区各部追击至新墙河南岸,日军退回北岸,双方恢复原态势。

第二次保卫战

在第一次长沙保卫战两年之后,日军于1941年9月,再次进犯长沙。日军使用兵力约4个多师团,飞机100余架、江河舰艇100余艘,总兵力约10万人。在长沙方向作战的第9战区(薛岳接任司令)第19、第30集团军等部共14个军36个师、飞机30余架,总兵力约37万余人。战区计划在鄂南、赣北力求各个击破日军进攻,在湘北拟将日军诱至汨罗江南岸后,实施反击与日军决战。9月17日,日军渡新墙河南犯,第9战区各部阻击后南撤,日军迅速南进。战区原计划在汨罗江南岸反击,但未能实施。9月27日,日军便衣队一部进入长沙市内,日军另一部进至株洲,孤军深入约150公里,战线延长、兵力不足,后方空虚。第9战区调集约10个军兵力于平江、浏阳一线,进逼进犯长沙日军左翼,对日军造成威胁。10月上旬,日军向北撤退,第9战区实施追击。中旬,双方恢复原态势,在新墙河对峙。

第三次保卫战

日军为配合太平洋战争,牵制中国政府使其无力向缅甸与香港进军,决定第三次进攻长沙,打通粤汉线,增兵广州,占领香港,解除在太平洋上南进日军的右翼威胁。日军用于进攻长沙的兵力约4个多师团,12万人。在长沙方向的第9战区兵力为4个集团军、13个军、37个师及其它部队。战区计划集中主力于湘北,阻击消耗日军,待日军进至浏阳河、捞刀河之间,再行包围歼灭之。1941年12月24日,日军强渡新墙河南犯,第9战区部队逐次抵抗并后撤。日军进展很快。战区预定围歼日军计划落空。1942年1月1日,日军主力逼近长沙,并向长沙展开猛烈进攻。防守长沙的第10军及第73军一部,抗击日军进攻,使日军连攻 3天未下。此时,战区调集主力向日军侧翼反攻。日军发现态势不利,即停止进攻后撤。第9战区各部实施追击、堵击。当时,正值天雨泥泞,道路难走。撤退日军极为狼狈。1月15日,日军退过新墙河,双方又恢复原态势。

功亏一篑

第三次长沙保卫战后,中国政府与军队上下均非常乐观,认为抗战胜券在握,普遍抱有“等胜利”的心态。政府已着手准备军队复员,任命各省主席,物色省级官员,准备接收事宜,继续作战的意志与准备更加松懈,为后面的“豫湘桂大溃败”埋下祸根。

1943年,美军在太平洋上展开反攻,日军节节失利,海上交通日益受到威胁。日军大本营确定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开辟一条由日本本土,经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直通印支的陆上交通线,以保持日本本土与东南亚之间的联系。日军实施这次作战,计划打通平汉铁路南段(新乡至信阳)、粤汉及湘桂铁路全线歼灭国民党军队主力,占领三条铁路沿线重要城镇,消灭沿线空军基地,修复铁路以便通车。

为打通粤汉线作战,日军计划投入兵力8至10个师团。1944年5月26日开始,日军分三路由湖南省北部向南进犯,右路由湖南省华容向益阳、湘乡进犯;中路(主力)由湖南省岳阳越过新墙河沿粤汉线向长沙、衡阳进犯;左路由湖北省南部的通城向湖南省的浏阳、茶陵进犯。第9战区部队共约47个师,计划按照前三次长沙保卫战办法,边打边退,阻滞、消耗日军,撤至纵深有利地区再行决战。6月1日,蒋介石下令:第4军死守长沙,第10军死守衡阳,第44军死守浏阳,第58军死守醴陵,暂2军死守株州,第3、第32军死守湘潭,凡丢失阵地者必实行“连坐法”,按这种方法,一人“出事”,左右人要受株连,借以互相监视。 6月中旬,日军围攻长沙,中国军阵地相继被突破。18日,守长沙之第4军分批突围,日军于19日攻陷长沙。长沙失守后,国民党军队接连又放弃萍乡、醴陵、株州、湘潭等地。日军继续急速南犯。23日,包围衡阳。战区企图调集各路援兵,增援衡阳,并拟在衡阳与日军决战。但未有一个部队到达解围。第10军在衡阳坚守40多天,终因兵疲粮缺,伤亡极大,又无援军,至8月8日,放弃衡阳。1945年春,日军全部打通粤汉铁路。

日军从4月开始,至11月共7个月时间,全部打通了平汉线南段、粤汉线和湘桂线,但没有达到歼灭中国军主力,亦未摧毁空军基地。这一阶段中国军队的防御作战能力,较之抗战初期大为下降,较之中期也相差甚远。

关于“豫湘桂战役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丹寒]投稿,不代表茂柏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exideworid.com.cn/maobai/4442.html

(13)
丹寒的头像丹寒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丹寒的头像
    丹寒 2025年10月06日

    我是茂柏号的签约作者“丹寒”

  • 丹寒
    丹寒 2025年10月0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豫湘桂战役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豫湘桂战役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丹寒
    用户100605 2025年10月06日

    文章不错《豫湘桂战役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